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渡江(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从这里发家,所以也在这里定都。但是从永乐皇帝将首都迁到北京后,南京这里就已经失去了首都的政治地位。

但是南京还是整个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周围是富庶的太湖流域,国一大半的经济产值都集中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虽然在明末十多年的动乱中北方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但是南京周围有长江天险防守,再加上明朝长江水师不是吃素的,所以保证了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定繁荣。

马铖因为犯了错误,被马士英留在家中协助老娘顾氏搬家,所以在五月初四才赶到江浦渡口。

这时候的长江可不是后世那样只有几公里宽,明代长江水量十分充沛,在长江南京段足有二十多里宽,站在浦口看向对面,只看到水天一线,十分壮观。

马铖看到滚滚长江经过眼前奔腾东去,心中澎湃激荡,就站在长江岸边唱起了后世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那个著名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马铖刚唱完就听到身边一个声音赞扬道“大人,这一首临江仙十分应此景,杨升庵写这首词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竟然能被大人唱的如此气势恢宏!”

马铖转过身看了看说话的人,原来是自己在淮安救得那个秀才王显。

王显今天穿了一身灰色长衫,头上没戴帽子扎了个头巾,左袖空荡荡的随风飘摆,右手拿了一个白纸扇正在扇动。伴随的江风阵阵,王显的动作真如同中的诸葛村夫一样,十分飘逸。

马铖听王显这么说问道“原来是王秀才,不知杨升庵是谁?这首词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词吗?”

王显听马铖这么说莞尔,这才想起来这位总兵大人不读书,自然不知道杨升庵是谁。

“大人,杨升庵就是杨慎,是这首临江仙的作者,也是嘉靖年间的大文豪!这首临江仙是他在云南流放时创作的!”

马铖那里知道杨慎是谁,嘉靖年间的文人他只知道张居正。

马铖挠了挠脑袋说道“原来是杨慎写的,我还以为是罗贯中写的呢!”

“三国演义这部中并没有这首词,不过大人说的很不错,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之前,倒是完合适!”

在明代这首临江仙同三国演义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到二十年后的康熙三年,文学批评家毛伦、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原著进行增删、修改和点评,改编回目为一百二十回本,改换诗文五十余首,夹写批语数万字,变动情节数十处,把书名改为三国演义,并且在卷首增添开篇词临江仙,至此临江仙才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而妇孺皆知。

马铖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改变了历史,不过马铖并没放在心上,老子来到这个时代就是要改变历史的。

“王秀才,一会儿过了江你想怎么办?你的手臂都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准备去投靠亲友吗?”这几天王显一直跟在马铖的身边,负责马铖那只小小的军队日常文案,所以马铖还有些不太想放王显离开。

王显听马铖这么说叹了口气“哎,总兵大人,属下家都已经死了,现在还是一个残废,那里还能收留我?所以属下想一直跟着总兵大人,请大人收留!”

其实王显并不是没有亲朋好友,只是他的家人都死在张国柱手中,他还想留在马铖身边想找个机会报仇。

马铖并不知道王显心中所想,听到王显不走他到十分高兴,这个王显干活十分得力,来这十几天将军中大小事务整理的井井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