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君侧(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童氏死在狱中,原本并没有什么波澜,一开始马士英对这件案子也没怎么上心,因为现在整个天下都是纷乱的,有几个匪人想要借机捞些好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马士英也没放在心上。

可是不管怎么说,朱由崧的做法却令南明的官员和百姓感到大惑不解,因为所有经历者都相信童氏确实是王妃,人们不知道朱由崧为甚么不亲自面见童氏,辨别真伪。

于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出现在南明官员及百姓的脑中,从洛阳逃出来的朱由崧,一直以来都只是以印信向众人证明自己的世子身份,如果他是一个骗子,是在兵乱中偶然获得了王印,那么他肯定不敢面对真正的王妃,所以他要急着灭口。

虽然这样的猜测毫无来由,却有不少人愿意相信,人们虽然嘴里不说,心里却对朱由崧身份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如果到现在为止只是怀疑朱由崧倒也没什么,毕竟大位已定,当年在南京城外,所有官员一个头磕在地上,已经承认朱由崧的皇帝地位,出现这么点疑点并不能动摇朱由崧的合法地位。可是东林党那能这么轻易放过朱由崧,童妃案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出现的问题就是朱由崧要面对的真正危机了。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崇祯太子朱慈。

皇太子出现这可是大事,高梦箕不敢隐瞒,弘光元年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萁不得已秘奏太子朱慈出现在浙江。

太子是一个国家的储君,他是国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果这个太子的身份核实,那朱由崧的皇帝就有些尴尬了。

朱由崧不敢大意,急令太监李继周往浙江一探究竟,并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将这个太子朱慈带回安置在太平门内的兴善寺。

三月初一,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朱由崧又派二名太监辨识,二名公公见到太子,抱头恸哭,解下衣衫为储君御寒,随即如实飞报弘光帝。朱由崧大怒“真假未辩,何得便尔”,将二名太监灭口,最后又杀了李继周。

朱由崧这番作为,再加上半个月前对童妃的奇怪作为,马上南京城里就流传出风言风语,说朱由崧并不是真正的福王世子,更有人诬陷马士英,说马士英在凤阳偶然得到福王世子的印信,为了掌控朝政,随便找了一个赌徒冒充真正的福王世子。

这次太子出现让马士英十分被动,因为马士英早就有言在先,如果太子回来,立即把国政还给太子。而更担惊受怕的是朱由崧,这次太子案和上次的童妃案可不同,朱由崧也不能直接下令处死这个自称太子的人。朱由崧还要非常小心地处理这件事情,他没办法只好发下诏书,表示自己以绝对的诚意欢迎太子回京。

太子接回来之后,最关键的就是判断真假。说

实话,朝中的大臣们基本上都没见过太子,有人见过太子,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鉴别太子必须由那些曾经在太子身边工作过的人来完成,方拱乾、刘正宗、李景廉三位先生以前是太子的老师,他们在太子面前瞅了好一会儿,结果都摇了摇头,说毫无印象。太监邱执中是整天陪太子玩的人,看了好半天,也说不是。

后来又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这人回答不出来,于是大家一口咬定这个是假太子。

既然是假的,那么就打吧!打完之后,这人终于承认自己不是太子,原名王之明,是驸马王的侄子,也算是皇亲国戚,了解一些宫廷的掌故。

马士英阮大铖一党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远在武昌的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南宁侯左良玉,起兵八十万,号称二百万,正式打出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