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0章 杂志发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此次重要纪念活动的只言片语。

其实,军人不需要像某些人那样,连下个蛋都要轰轰烈烈的占据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是军人害怕被遗忘。

《高山下的花环》除了故事情节真实感人之外,作为第一本描述那场战争的小说作品,也算是抢了一个先机。

普通民众通过小说,第一次详细的了解了这场边境战事,同时也看到了残酷的战场,和英勇的我军指战员,以及难以割舍的亲情、爱情、战友情。

《当代》杂志还在小说最后简单介绍了作者张伟,言明作者本人就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还荣获了特等功勋和“战斗英雄”的称号。并且注明小说中的英雄人物都有原型,并非杜撰。

这一简单的注解在普通民众中引起的反响可谓是极其热烈,张伟一下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英雄的代表,带上了偶像的光环。由于张伟写书的时候没有用角色的原名,人们纷纷猜测张伟是小说中的哪个人物的原型。

可是与普通民众对于这部小说的热捧不同,文艺界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人认为“作品中写到的部队干部在边境战争中牺牲后,口袋里还装着欠条的情节欠妥,这么写影响了部队的声誉,有丑化社会主义农村之嫌”。

有人认为“赵蒙生这个纨绔的军二代角色的设定,战前贪生怕死的形象,丑化了人民军队,有损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

也有人认为“作品中对于小北京因为两发臭弹而牺牲的描写,丑化了工人阶级,伤害了工人阶级的情感,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照某些人的说法,这么一部优秀的小说将华国各个阶层的人都丑化了一遍,妥妥的大毒草一枚,小说应该立即封禁,作者张伟应该立即清理出人民军队,受到人民正义的审判。

不得不说混文艺圈的这帮人都挺黑的啊,动不动就生拉硬拽,上纲上线。背后掩藏的或许是他们内心无比的嫉妒,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写出了这么轰动性的作品,不上来踩一脚简直天理难容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