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5章 查无此人(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说道“是啊,我有个同学,她父亲是县里的领导,单位上面定了好多种杂志,她经常带到学校来看,我这里有一些就是向她借的。”

张伟问道“那你看过陆遥写的诗歌和散文么?很多应该就是发表在这个《延河》杂志上面的。”

兰香想了想说道“没看过,最近两年的《延河》我都读过,上面的诗歌有好几首我还摘抄了呢,陆遥是很出名的作家么?”

张伟又问道“那王伟国呢?这个名字听说过么?”

兰香仍旧是摇头说道“没,张伟哥,你认识这个人么?”

张伟说道“哦,那可能是我记错了。”

张伟思忖着难道又是哪里出现了偏差,居然没有陆遥这个人,那《平凡的世界》这本被誉为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万千青年的不朽经典”呢?这部小说不该被埋没啊,这本书可是曾经的自己最喜欢读的一本,带给了自己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孙大娘和儿媳忙碌了半天,终于准备好了午饭。

这时孙少安也回来了,他见到张伟十分高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孙少安和他爹孙玉厚一样勤劳本分,心地善良,他年轻时也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并为此认真读书,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入县城中学,但是最后为了扛起这个“烂包”家庭,肩负起兄长的职责,他坦然的放弃了学业,回家拿起锄头下田种地,当起了一个从土地里刨食的农民。

为了这个家庭,他放弃了很多东西,他甚至不敢去爱,不敢去幻想不切实际的爱情,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一个晋省姑娘。

张伟从小在家里就没干过什么重活,刚来双水村插队和其他知青一起下地干活时,他根本干不了什么,被很多人嫌弃,要扣他的工分,是孙少安帮助了他,他的那份工有一多半都是孙少安帮他干的,因此他把孙少安当成了是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的人物。

张伟问道“少安哥,听大叔说你开了砖窑,成了咱村致富第一人,而且还要箍新窑,你这都快成了‘万元户’了吧?”

“万元户”的概念此时才刚刚被提出来没多久,始自于新新社的一篇报道,1979年底,陇省的一位姓李的公社社员,从队里分了一万多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做了“万元户”,该报道被国内外五十余家媒体转载,成了改革开放之后,华国百姓逐渐富裕起来的象征,自此,“万元户”的叫法在华国流行起来,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的热点词汇之一。

孙少安说道“可不敢这么说,盖个砖窑厂就已经把我打工赚的钱都花进去了,箍窑还是找人借的呢。倒是你在部队里面干得不错吧?”

这时孙大爷在旁边说道“小张娃子在部队干得不错,刚才听他说已经是团里的干部了,到咱们地方应该都是个镇长那么大的官了吧。”

张伟说道“大叔,您可别抬举我了。”

孙大娘端菜出来,对儿子说道“少安啊,快点洗手吃饭,你陪小张喝点酒,你们哥俩有四五年没见面了吧。”

吃过午饭,张伟又跟孙少安去他办的砖厂看了看,规模不大,都是手工制砖坯,然后拿到窑里面去烧,砖窑也不大,一次大概能烧出两三千块来,而且一个月也就能出几窑。

张伟说道“少安哥,你怎么想起来要开砖厂了?”

孙少安说道“去年上秋以后,县里小学要扩建教室,找人给拉砖,我就找人借钱买了个骡子去干活,休息的时候,我在砖厂跟老师傅偷偷学了一手。”

张伟说道“还是少安哥你脑子活,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你好好干,没准以后能成咱这的首富呢。”

孙少安连连摆手,说道“可不敢这么说,可不敢这么说,小伟,你消息灵,你说这国家政策不会变吧?”

张伟说道“少安哥,你放心吧,肯定不会,即使会变,也只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