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灾难降临(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刚过完年就开春了,新的一年开春早,加上暖冬的影响,孟萦发现很快柳树就绿了。

孟萦将自己的担忧和爹爹说了,大郎君既没有问她如何知晓这些,也没提出任何异议,只是无条件信任地说道“萦儿说该怎么办,爹爹就让人去办。”

她在农村生活十多年,自是知道今年虫灾可能会比较严重,就让大郎君派人组织庄子里的农人早点犁田平地。又让人购买了大量的生石灰,每亩地撒了一百多斤的生石灰。这样既能杀灭土壤里的病菌,又能杀灭了土壤里的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让农人去相邻的庄子里宣扬撒生石灰的好处,以免到时相邻庄子病虫害影响自家庄子。孟萦和庄子里有经验的农人商议,如今天气好,早点下秧苗,早点插秧。农人们觉得可行,既然自家主子要求,他们也没意见。

孟萦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张眉和李君成,让他们回家安排庄子里的管事也照做,早些下秧苗。她又让爹爹去亲戚朋友家透露,去年暖冬,今年病虫害可能会比较严重,最好撒些生石灰灭灭虫卵,加上现在天气好,早点耕种也不错。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武陵郡的春耕普遍比往年早了不少时日。好在武陵的水源多,取水灌溉比较方便。

清明节前后,本该下连阴雨的天气,却只下了零星小雨,各地陆续传来了春旱的消息。

果真是“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好在孟萦早早组织农人春耕了,那些春耕晚了的农人则有些唉声叹气。

不到两月,各地都确切传来了春旱的消息,北方的小麦病虫害严重,小麦挂浆需要雨水的时候没有春雨浇灌,收成大幅下降,几成荒年。粮食迅速上涨,北方不少粮店开始限量销售。一时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

不过武陵这边受春旱影响不大,田里的水稻已经挂穗了,看来会是个不错的丰年。

大郎君更是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去年的全部收成都没有卖,加上粮仓里还有一百多万斤的玉米也可以活命。大郎君只是让人去买了些白面回来备用。

孟萦也怕北方遭灾,如果北方发生灾乱,就会出现逃荒的人,流民一旦乱窜,肯定会影响现在太平的日子。

她每日完成课业,都会在泥土里挖一挖,观察一下虫卵的变化。她这才想起来她为何会对昆虫感兴趣了,因为前世她儿子非常喜欢看法布尔的《昆虫记》,各种版本的《昆虫记》都买过,其中最爱的就是《最美法布尔昆虫记》,里面详细记录如何观察虫子的生活习性和虫卵的变化。城市里的小孩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农村孩子少,他们喜欢昆虫,想要观察昆虫只能去公园寻找。孟萦带着儿子观察过几年昆虫,对各种常见的昆虫习性很了解。

五月底的时候,北方大旱的消息得到了确认,连带着传来了更北方的草原也遭遇了大旱,北方的大夏国在边境屯兵,蠢蠢欲动。已经发动过几次突袭,幸得定国公领兵奋力抗敌,国土未失,一时全国局势都有些紧张。

王季陵一直都没有回来,有消息传来说他们在海上遇到风暴,迷航了。

张眉跑过来找孟萦大哭了一场,虽然她平常总和七哥吵吵闹闹,但七哥遇到危险,她又揪心不已。

孟萦的心情也很低落,王季陵毕竟是和她交往多年的好友,她也十分挂念。

俗话说久旱必蝗,蝗虫喜欢在干燥温暖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它的繁殖。孟萦知道蝗虫是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飞行时速达每小时十公里,可连续飞行十个小时,飞起来遮天蔽日,也就是说它们早晨在这里,晚上可能就在百公里之外了。它们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留,也难怪人们用蝗虫过境来形容它们吞噬一切的可怖场景。

如果气候继续这么反常,孟萦笃定今年很可能发生大面积的蝗灾。

六月十二,王家的船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