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42章 海明威导演真是太稳健了(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就很难用眼神来表达情绪。

而从身材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保持得不错,应该是经常有锻炼。

杜采歌在打量他们的时候,这两个临时演员也在认真地观察这位传说中的“海明威”。

作为音乐人的海明威,自然是名满天下的。

除了那种住在大山深处,几乎从不来外面世界的人之外,谁敢说没听过海明威写的歌?

至少柳芃飞和徐招旸这种,平时并不是很喜欢听歌,但对海明威的那些经典作品也是耳熟能详。

没办法,走到哪里都能听到。

哪怕是去路边的5块钱一次的理发摊,人家都拿着一台破旧的cd播放机放着“听海”“吻别”“光辉岁月”。

想不听都难。

而作为作家的海明威,也在渐渐地树立自己的品牌,连续好几部火爆的网络小说,再加上柳芃飞看不懂、却不明觉厉的《老人与海》,已经让海明威成为2008年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据说也是作家收入排行榜的第一位。

可是,作为导演的海明威,却仍不为人知,只有他的粉丝、还有圈里人会了解多一点。

之前海明威静悄悄地开拍《那些年》,就几乎没什么媒体报道。

后来海明威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拍摄,还公布了宣传片之后,也没引起太大的波澜。

几乎也没什么媒体跳出来说“海明威你飘了,不好好写书写歌,去拍什么电影”之类的。

一个音乐人作家,去拍电影,其实还是挺有话题性的。

可是啊,《那些年》的总投资才300万。

加上宣传经费也才300万。

而且一开始就宣布了是一部4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

除了男主角姜佑曦之外,也没找什么著名的演员。

所以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一部自娱自乐性质的东西。

就算是想挑事,想攻击海明威的人,都不会通过这个点来攻击海明威。

因为普罗大众不会对这样的报道买账啊。

海明威又不是没钱,他掏300万来拍部电影圆梦怎么了?

你们媒体是闲得有多无聊才拿这个说事啊?

所以有媒体试探性地抨击了海明威几句,发现无人买账之后,就偃旗息鼓了。

后来《那些年》刚刚登陆各大视频网站时,也确实是一部粉丝向电影,最初购买的人几乎都是粉丝。

直到后来口碑扩散,才有不少普通网民、热爱电影的人入坑,一个月时间,卖出了大几百万份。

以观影人次来计算,如果这是一部大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话,现在票房已经过2亿了。

这就有点令人刮目相看了。

而专业的影评人也对《那些年》评价甚高,对海明威的执导能力普遍认可。

可以说,海明威在导演之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小步。

而很快,当海明威宣布了《老男孩》的拍摄计划时,又有不少媒体摩拳擦掌,准备搞事——你拍了部300万的微电影,取得一点微小的成绩,就开始飘了是吧,就准备……额?700万总投资?仍然是微电影?是《那些年》的续集?没有大牌参演?

啊,这,挺好,我刚刚什么也没说。

能说什么呢?

这是非常稳健的做法啊。

如果海明威这次要拍一部投资5000万、甚至上亿的大作,请一些片酬几千万的大牌明星,那媒体绝对能把他喷到自闭。

但海明威这一步走得太稳健了啊。

700万的投资,哪怕只是对《那些年》感兴趣,想看续集的观众买单,也可以保证这部电影不亏本!甚至已经可以说是预订盈利了。

杜采歌的做法让人根本挑不到错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