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闻(二)(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是遗臭万年的乱臣贼子,诸君谨记。”

韩东国、杜云霖、周天霞三人脸色凝重,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周天霞到偏室休息,林受用悄悄靠了过来,低声道“老周,你怎么不提召刘四郎回朝的事情?这时候,这八万援征军,可是定鼎的关键。”

“杨老西都不提,我敢提吗?大家心里都各自有着算盘,都装作忘记刘四郎和他麾下八万儿郎。”

“这个时候还各自盘算着小心思,老周,我怎么越想越后怕啊。”林受用叹着气说道。

“我也后怕,再这么下去,京师这边恐怕占不了多少上风。只是这个时候,内阁不合议好,我们四个谁也不敢单独下令召刘四郎回朝。没有圣旨制文,刘四郎也不敢率军回来。”

朝鲜汉阳城,刘玄接到了京师的急报,天天召集心腹部众商议,可是没有圣旨诏书,谁也不敢提班师回朝之事。

这天夜里,刘玄站在院子中间,看着天上的明月,唉声叹息。德真郡主挺着肚子,慢慢地走了出来。

刘玄见了,连忙叫人搬来椅子,扶德真郡主坐下。

等到下人离开,德真郡主问道“四郎,天朝京师那些人在忌讳什么?不让刘老将军从辽阳出兵,也不召你回朝?大家知道,朝鲜这八万援征军,都是见过血的老兵,一旦动员,一月之内就能悉数在天津登陆,不管晋阳逆贼如何嚣张,也难逃雷霆一击。”

“德真,有些隐情你不清楚。前周末年,天下有资格继承神武帝皇统的就那么几位。我高祖果毅公知道自己的名望资历远比不上,便竭力拥立太祖皇帝继统。正是有了果毅公率领两淮军将世家拥戴,太祖皇帝才压制住了四王八公十二侯这诸多地方势力,登上了大宝之位。现在才过去七十多年。”

德真郡主愣住了,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地说道“原来皇室赵家对四郎家刘氏有忌讳是有原因的?”

“按照神武帝紫薇宝录,为了维护华夏一统,便定下了皇统传承秩序。我家先祖自守道公与肃宗皇帝一同殉国后,周室待我刘家不薄,三次下嫁公主。前周末年,高祖果毅公同样是驸马。不过太祖皇帝尚配的周室公主要年长。”

刘玄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太祖皇帝不仅年长,更因平定了蔓延河南、湖广、江西和江南的清波乱贼,名动天下。其赵家更是江南高门世家,与江南、两浙等地世家关系密切。高祖果毅公知道争不过,干脆拥戴太祖为帝。”

“可就是这样,高祖果毅公最后还是落了个英年早逝。”刘玄的眼睛里闪着寒光,“最后曾祖武宣公远避漠北阴山,终于让我们刘家能够平安传嗣下来。到了仁庙先皇,我家开始受宫里器重,家父更是与孝庙先皇成了总角之好。”

德真郡主听出意思来,低声道“风风雨雨,不还是都活下来吗?据四郎的意思,能继承神武帝皇统的家族,必须有他的血脉。号称的不少,但真正大家公认的怕是没有几家了吧。”

刘玄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幽幽地说道“我们军将世家,两淮、燕赵、关陇三地二十二家,从室韦南侵开始,就一直打生打死,老子死了儿子上,儿子死了孙子再接着打。哪一仗不是家家带孝,户户丧子?后来地方乱贼四起,军将世家又跟他们打。太祖皇帝平定清波贼,主力不还是我两淮军将世家。只是当时太祖皇帝为主帅,坐镇金陵,调度指挥。先祖安信公为天下名将。时任敌前指挥,呕心沥血,临胜之前累死在了前线,最后成就了太祖皇帝。时也,命也。”

德真郡主喃喃地说道“时也,命也。而今赵氏自乱阵脚,未必不是自取灭亡了。”

“你可真敢想。这话也就你我二人之时可以想一想,说一说,外面半个字都不能说。”

“臣妾知道。”

“我们军将世家,从不敢在储君上下注,就是怕自取其败。反正新君登基,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