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个个都戏精啊(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子,就连津门卫城也不例外,那加固后的城墙示意图,看着就跟个土台子一样,上头竟然还要建起一排排的兵房。

从来没有接受过西方军事理论的李自成等一班大顺朝人物,对之都满脸懵逼。而多少有些耳闻的陈演又三缄其口,以至于李自成连使人过来交涉一通都没。

叫郑芝龙是舒舒服服的开启了‘大建设’。

来不及从大员调运石灰水泥了,郑芝龙用的法子就是荷兰人修筑热兰遮城堡时的旧法子,还适当的减少了糖水,以糯米、蚵壳灰、河砂捣和黏之。壕沟围绕四周,斜坡土堤为台基。

津门卫城的四门都改成半月堡,四角也都连上菱形棱堡。

说真的,只一个津门卫城的改造就很废时间了。还有那么多的城外堡垒,也就是津门卫城中的劳动力丰富,不然,郑芝龙白白勾画的漂亮,也半点用都没有。

男女老少齐上阵,横竖都有粮米,郑芝龙仗着津门卫的储粮丰富,那是可着劲的糙。

而城内的百姓也好,城外的百姓也好,对此都喜不胜喜。

这么轻易的就能赚到粮食,那可是百年不遇一次的好事啊。只有高门大户的奴仆家丁们是不愿意的。

津门卫城的粮食很便宜,他们可不稀罕这点工钱。

可他们的不愿意、不甘心在郑军将士的刀枪面前是不堪一击的。而且他们背后的那些个达官显贵们,也没有一个人替他们吭声的。

因为这些个人没谁敢得罪郑芝龙。

后者就是津门卫城的主宰,得罪了郑芝龙,人家只是一个示意,那就短时间里别想出津门卫了。

对比那样的后果,这些个达官显贵自然就不在乎手下的奴仆家丁们了。

不看他们为了尽早的抵到金陵,好早早的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连坐海船的危险都不顾了么。

早前崇祯帝没走的时候可就有很多人叫嚣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海上风高浪急,危险重重,岂能教天子犯险?

现在呢?

你再听不到谁这样说话了。

……

“伯爷放心,这城堡壁厚足有六尺,根基以大青砖铺垫,外壁再以大青砖包墙,上下皆以浆汁粘合,绝对不弱于坚石。”

在郑芝龙的前面,大批挑着箩筐、推着车子的男男女女沿着铺开的道路往来反复的忙碌着,一些工匠在指挥男丁混合土料,还有男丁则在努力的夯筑堡墙中。场面是热火朝天。

而站在郑芝龙跟前说话的正是韩霖,他本来不在郑芝龙上京的大军中,但在郑芝龙对津门卫起了心思之后就使人把他从登莱接了过来。

郑芝龙不可置否,应为他对这个时代的建筑一无所知,一切只能依靠韩霖等人。

他相信韩霖是不会口出狂言的,再则,荷兰人热兰遮城的坚固与否,郑芝龙也是亲眼目睹过的。

用被郑芝龙征召的工部官员的话说,这般夯筑堡墙坚固耐用,若不经历兵祸,可历数百年而不隳。

当然,若是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要加入大量的糖浆、蛋清、豆浆等物制成的粘合剂。但现在这不是没那个条件么。

作为一个周长九里多的大城,想要在短短时间里就叫它焕然一新,那是不太可能的。

郑芝龙重点改造的就是城门和城角。而城墙,那都是在有限的加固。在保证原有城墙不会因作用力而崩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厚城墙面儿。并在上头建造兵房,设置一个个半开放的炮垒。横竖乍然一看还是很唬人的。

而在这津门卫内外防御工事的建造和改建过程中,三批达官显贵也被送去了金陵。但他们走了,他们从京城带来的很多奴仆却都被丢在了津门。

郑芝龙把这些人是收揽了下,男男女女都先去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