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笑容(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产品需求,发明蒸汽机的道路可谓是前仆后继,因为人们都知道,仅凭人力畜力或水力根本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贸易需求,蒸汽机一则是技术积累和理论积累到了,二来就是贸易发展的需要,换了欧洲中世纪时期,就算是技术达到了,没有需求的前提下也不可能有人发明,发明出来也不会被重视和利用。

大明这边虽然已经全方位落后,所幸并未被拉开太远,最少在军事技术上现在并未落后,而且正在迎头急赶。

眼前的苏钢相当昂贵难得,这一次把淮安府城一年的需求都买光了,就算有银子苏钢产量也是相当有限,下一步闵元启打算手中有银赶紧派人到各州府去购买,先将大半的产量买到手再说。

这些苏钢除了用来给兵器点刃之外,闵元启也是打算开始自己试制火器。大明原本的规矩是军镇不得自制,但现在不要说军镇了,民间私造火器的也是不少,这东西打猎比弓箭要容易的多,主要是好的弓箭射手要成年累月的时间打磨积累,这东西上手几个月就能成一个好猎手了。就算是对汉民管制异常严厉的清朝也禁绝不了火器,后来只能强加管理,民间拥有火器并不少,而且质量还比绿营兵手里的好的多。

纪效新书上有完整的鸟铳制造办法,从工料到打造和使用,包括怎么制颗粒火药,怎么定装,简直是最详细的百科全书。

闵元启在看书时常常拍着书本感慨,这书也不是禁书,但从选兵到募兵,练兵,临阵,包括武器打造,兵器战阵练法,还有金鼓宿营都事无世细的交代的异常清楚,只要那些为将者甚至是文官认真研读,好歹能打造出一支合格的强军出来。

戚帅在南方是从小规模战事开始,到练兵有成,几千上万人的战事受困地形,鸳鸯阵和大小三材阵杀的倭寇血流成河,敌方死伤几千人,自己一方才折损十几人,这种战果当时的名将们没有一个能办到。

再到九边练兵,将稀烂的蓟镇防御打造的固若金汤,修空心敌台,做事细致认真,以车阵,火器,步兵,骑兵,多位一体,构成了完整而严密的防线,蓟镇在戚帅镇守期间蒙古人根本不敢犯边,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外如此。

而当时的九边并不太平,甘肃,榆林,大同这些西北诸镇经常受到侵袭,辽镇更是烽火连天,蒙古人就是放着一个蓟镇不去动,有人说戚帅只打过小规模的抗倭战争,其实他在大兵团交战上也是独有天赋,实在是大明近三百年的第一将才,就算是开国时的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等人,有人将才可能超过戚继光,但论细致全面的帅才,戚继光当属是大明第一人。

在闵元启来说,他感觉只要自己细心学习戚继光留下来的兵法,从制造兵器到成军俱以戚继光之法为法,将来成就便不会小,最少能保住眼前云梯关的局面,至于更宏伟远大的将来,现在的他还没有真正考虑过。

只是在抚摸那些冰冷的钢材之时,闵元启内心也不乏一些想法,自己在后世的经验和技术已经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打造军队之时,是不是能走开一些弯路,将后世的一些成功经验,放在军队的建设之中?

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考虑周全,这个领域对他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现在闵元启拥有的军事经验还是来自于原本身处大明的闵元启,还有那些放在屋中每天苦读的兵书,闵元启需要更多的经验来丰富细节,然后才可以着手跳出经验之外,对自己的军队加上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对闵元启来说军队至关重要,涉及到军队的改革,闵元启毫无疑问要谨慎持重,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

……

“好多猪和羊,还有鸡?”

三十出头的沈李氏风韵犹存,一儿一女穿着新做的细布衣服,被沈永和沈李氏分别牵着,站在码头附近迎接从淮安府城回来的漕船。

所有旗军俱是出动了,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