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史中丞(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鹿门书院派一家独大也不利于平衡,因此张武在地方官员的人选上就比较倾向于出身州学的人,而且还给庞统、徐庶、诸葛亮每人安排了一个副手。

庞统的副手是鲁肃,现在身为大将军府的长史,不但有参谋军事的权力,还与黄权、马良等人负责军中将领的升迁,所以庞统的地位虽然高,权力也非常大,但受到的制衡也多。

没办法呀,庞家现在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

庞德公是鹿门书院的山长,门人弟子遍布江南;庞统是楚军的总参谋长,战时还有可能领兵;庞家还有庞季和庞山民两个太守,庞季是南郡太守,而南郡则是荆州最重要的一个郡,不过庞季本身能力有限,年龄也大了,此生也就止步于此了。

庞山民是庞家在文官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既是庞德公的长子,又是庞统的堂兄,还是诸葛亮的姐夫,本身能力也不差,就算慢慢熬资历也能熬到一州刺史的位子上。

徐庶的副手是法正,协助徐庶处理西线的军务。法正既是大将军府军师,还是汉中太守,实际上是张武派驻在西线军队的监军。最主要的是,西线大军大部分都是蜀兵,后勤保障也全靠益州供应,统兵大将又分为黄忠代表的荆州派、张任和李严代表的益州派、马超代表的凉州派,所以就算徐庶是西线统帅,他也根本没有能力举兵造反。

张武给诸葛亮安排的副手是谁呢?是马良,可怜这位张武的大舅哥自从投靠了张武之后,终于改变了一下职务,不再担任参军一职,而是改任尚书仆射,作为尚书令的副手。要是论起级别待遇来,这个尚书仆射还不如大将军府参军的级别待遇高,张武觉得不能这么坑大舅哥,于是就让马良享受参军待遇。

除此之外,张武还有一个最大的制衡手段,那就是祢衡的新任职。

祢衡虽然还担任楚候府长史,但不再负责内政上的事情,而是被张武任命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是秦朝时期设立的中央监察机构的次官,负责协助御史大夫监察、弹劾百官。西汉末年,汉哀帝废除了御史大夫的职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东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中丞实际上就是主持御史台工作的负责人。

以前是由负责举荐和考核官员的赵戬同时兼任监察一事,地方上则由刺史和郡丞兼任,但随着张武地盘不断扩大,手下官员也越来越多,作为穿越者的张武知道监察体系必须要独立出来了。

凑巧的是,御史大夫的级别很高,但御史中丞的级别却不高,正好跟尚书令的级别一样,这就很好了。以张武现在的身份,封手下武将一个级别高的武职还是说得过去的,毕竟这是在乱世,有战功的人升得快,那韩信还从一个粮草官直接晋升为统率三军的大将军。

但张武以自封的大将军的身份去封一个级别高的文职就有些不太名正言顺,除非他像曹操那样自封丞相。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高级别的文职对天下读书人来说都还是比较神圣的,乱封官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

而且张武还想留点余地,好以后再给他们升官,如果现在就封他们为三公九卿,那等以后自己一统天下之后怎么封赏他们。

祢衡担任的这个御史中丞不但可以监督弹劾百官,还能参与立法和朝政大事的讨论,就相当于最高检察长兼中央政府秘书长,这权力可是够大的了,但他的权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张武的信任。

张武这是要充分发挥祢衡不怕得罪人的优点,得罪人的事都让他去做。不过这也正符合祢衡的性格,而且从不参加任何派系的祢衡正适合干这个工作。

祢衡被张武赋予监察大权,挑选人员组建御史台,除张武之外,所有文武官员皆在监察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