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年少早起(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身去,震天的呼噜声立马响起来,少女怒气冲冲道“赶紧起来了,月初该炼丹了!”

“从今天起不用炼丹了,谁爱炼谁炼去!”汉子刚一说完,震天的呼噜声立马又响了起来。

伸手接过香,少年不去管那师徒二人逗趣,放好油光发黑的布裹子,走至殿前香炉,将香点燃后双手持香走至大殿中庭那尊大鼎,朝南拜了三拜,左手抚鼎,绕行一圈后,又双手持香向北,恭敬将香插进香炉,整个过程十分熟捻,一丝不苟,每行一步,抬手持香,其中规矩都刚刚好。进完香后,少年长呼了一口气,若重担落肩。

整个过程那师徒二人皆是沉默注视,少女眉目闪烁,虽是天天上演的情节,可那道着宽大灰衫俞是显得清瘦的身形,此刻仿佛是与天地相融,引人入胜,让人总忍不得要去多看两眼;汉子躺在门板上,一只手掀起道袍一角,眼神幽幽盯着少年,透骨三分。

少年对着殿前师徒一拜,将布裹子搭回肩上,去往道观内那方碧潭幽幽的池塘边,水雾浓厚扑面而来,只能隐隐瞥见几朵莲花,水面清圆。以往每次来,少年都能听到不断有鱼出水的噗通声通通作响,不知道的人定会以为是有一群鱼在啄食清晨的莲露。每月初,玄冥街几个小家伙都来池里征战过无数次,撒网抛竿放地笼,荤素香腥的饵料使得池水涨腻,一代新娃换旧娃,也没捞出个所以然。

有几次隐隐之间,少年看见过有一条青白相间巴掌长的鲤鱼,每日晨时不停出水,并非食露,而是在不停地衔水浇荷,不知疲惫。今天池中并无动静,想是老虎打盹了吧。池塘是以前镇中妇女洗麻浣纱的地方,如今废弃了,再见不得”素手浣白纱,半日池水滑”的景象,只有一面风蚀日灼的巨大石碑,依稀可见“洗麻”二字,可算昔日热闹的余韵。

少年与那青花鱼是有眼缘的,每次池边缓行,难得能真正心静下来,晨听鱼跃,心生愉悦!今日鱼停,少年经年不改的脸色难得有了一丝落寞。

“你这面瘫脸也会摆出这副脸色,真是难得,都快比得上一睹白九真颜了!不得了,了不得,看来你爹我将有一场大造化了!”千姓汉子站在池边,话说的调侃却难得神色认真,随手一块石子让湖水涟漪阵阵,难以平静!

少年正眼看了那汉子一眼,记起姐姐说的白先生教过的一句话“待人宜宽,”回头向少女挥手,阔步走出道观,向北去了。

再往北,青龙北街早起的人渐渐多起来,少年招呼不停,或点头致意、或作揖拜别,穿过北街,再过一片麦田,少年终是到了北山。

北山南麓有河由西向东流过,不宽不窄,和少年一样,都没个名字,就叫河,姐姐在的时候,少年常来河里耍水捉鱼,隔三差五捉回家养在水缸里的鱼还是能凑一锅汤,却是难得的荤菜。一座廊桥连接南北两岸,名曰“望山”。

拿出桥头木板下的扫帚,少年一路走去山道开始扫山,动作老练,经年之功下举手投足近若自然生发。虽然山道整洁无尘,少年一阶一阶依然扫地十分认真。挥手不停,半个时辰方至山腰,少年满头大汗,抬头一望仍是望不到头,心里焦急道“今天说什么也要看到头才行”。晨光轻柔,偏撒山头,夜雨侵骨的寒意散去,暖意上身,虽有些疲累却浑身舒爽。

山顶有一凉亭,五色石为基,匾书“羡仙”二字,星辰勾连。亭内三道身影,两人对坐,落子不停。“仙尊觉得他今日能登顶么?”女子妙音清灵,一子落定。

“他若用心,随时可攀,三年前这‘三千台阶,大道三千’他已能一肩担之,只是,哎,可惜了!”对面答话的男子身着道袍,发若霜雪,童颜不老。

“师傅你骗我咧,每次月初我都眼巴巴的,希望他自己走上来,可哪次不是我下山去领他上来,哎,估计今天我又得下去接他啰,这山道也没那么难呀,当初我只用了半日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