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014 论刀(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觉醒时代014论刀第十四节论刀

陆舟收藏的兵器室内最多的当然是刀、剑。陆慈给楚逸详细介绍了刀的分类:

环首刀:汉帝国使用当时先进的锻钢技术制作而成的窄身、直刃、环首长刀,简洁明了、纤长挺直、结实锋利、剽悍实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身冷兵器。当前出土的环首刀实物,其质量甚至超过明清时期的刀剑,可谓奇迹。钢铁环首刀自汉代诞生,一直沿用到唐代,是为唐代仪刀、障刀、横刀、陌刀之父。

唐刀: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于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仪刀类似“龙雀大环”,属于礼仪用刀;障刀、横刀属于腰配实战刀,特别横刀,直接演化自环首刀,军中装备比率很高;陌刀属于大型刀,柄长刃长,杀伤力惊人,“人马俱裂”。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蝴蝶双刀:双刀的一种,又名合掌刀。刀与前臂同长,可藏于袖中或靴中;刃宽厚利于格挡和反手刀。仅在刀尖前数寸开刃,利于垂直刺入人体。在洪拳、咏春拳等都有此刀的应用。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在抗日战争时期此刀仍然广泛应用于肉搏。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朴刀:出现于宋代,广泛使用于清末。双手持握,是大刀的一种,有观点认为,该刀实际上是民间为了避开朝廷关于禁止持有长兵器而把长柄大刀改为短柄的产物。又名“太平刀”,在清末太平天国士兵中得到广泛使用。

太极刀:太极刀传统称之为太极十三刀,因为太极刀套路不同于拳,剑有动作名称,它只有十三名歌诀,故称为太极十三刀。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苗刀:又称“长刀”,我国传统兵器。长五尺,刃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而得名,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在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曾被广泛应用。

斩马刀: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如今所说的“片刀”大多数指薄刃砍刀。

仪刀:唐刀的一种。《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