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由自主地侧目望向一旁。 只见那位在父皇面前永远保持恭敬有礼的救命恩人已欣然接受了指令,口中连声致谢: “陛下放心,微臣定将竭尽全力辅佐公主。” 苏砚昭内心深处响起一阵冷然的嘲笑。 辅佐? 那深夜里翻窗而入,屡次无视君臣之礼的行为,也算作辅佐? 然而,不待她提出异议,父皇已满意地拍了拍萧陌然的肩膀,接着对她说: “昭昭,你与陌然年纪相仿,交流上应当更为自如。若有所疑惑不解之处,随时可来询问父皇。” 安隆帝说到这里,又补充道:“朕已命人提前整理好了晖武殿,此地距御书房不远,便于朕处理完政务后前去考察你们的学习进展,同时亦便于你们随时来御书房请教。” 苏砚昭避开了萧陌然的视线,轻轻启唇,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 一切安排妥当后,安隆帝正预备亲自引领他们前往晖武殿,却不料御书房外传来侍从通报,有大臣求见。 安隆帝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 此时,苏砚昭适时说道:“晖武殿距御书房甚近,父皇不妨先忙,孩儿自行前往即可。” 安隆帝点了点头,随即召唤袁山过来,命他引领二人赴往晖武殿。 诸位老臣依次施礼辞别,正当苏砚昭与萧陌然即将步出御书房之时,安隆帝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他留住了萧陌然,说道: “陌然,近期你不必再分心他务,吴大人他们讲授史学国策之时,你便陪伴昭昭一同旁听,权当是伴读罢。”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大感意外。 尤其是正要告退的吴大人等老臣。 若先前圣意尚且朦胧,难以揣摩,那么此刻—— 圣意已是昭然若揭,无需任何揣度。 晖武殿中,宫人们正忙碌地将一本本厚重的书籍搬运入内…… 吴大人、李大人等重臣向苏砚昭行了大礼后,各自坐于周围的书案旁,手握卷册,围绕在她的周围,开展了一场知识的盛筵。 他们是朝中元老,昔日更是先帝钦点的肱股之臣,曾对尚为太子的安隆帝倾囊相授。 而今,安隆帝再度派遣他们来辅助当今的嫡系公主,传授治国之术。 尽管年迈,他们的思维依旧锐利,对当前的国家局势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场众人暗暗抑制住心头的惊讶,以恭敬而又条理分明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深邃的国学历史与治国方略。 晖武殿外守卫稀少,殿内宽敞明亮,除了吴大人等人,再无其他仆役靠近。 想到萧陌然昨晚居然胆敢夜闯皇宫,翻窗入内,苏砚昭不禁对他是否会在此殿中再次做出失礼行为感到担忧。 所幸,或许因为有其他官员在场,萧陌然进入晖武殿后并未轻举妄动,即便在授课期间,他也只是静默地站在一旁,仿佛只是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存在。 苏砚昭轻轻翻动着手中的卷轴,眼角余光悄悄扫向他。 原本正专注阅读文卷的萧陌然,似是感应到了她的视线,恰好在她目光移开的瞬间,他的目光也投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中悄然交汇。 瞬间,两人的视线仿佛被无形的磁力牵引,不偏不倚地交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起一种微妙而又紧张的氛围。 他那深邃的眼眸宛若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其中蕴含着几分捉摸不透的笑意,如同晨曦初露时分的薄雾,既神秘又迷人。 他的目光仿佛带有某种温暖的魔力,炙热而直接,如同夏日午后的阳光,径直穿透了层层云翳,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被这份全神贯注的注视包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重视与珍惜。 这股熟悉的感觉,太过于相似于昨晚那令人脸颊绯红的一幕,他带着几分放肆,轻轻揭开她的衣裳,指尖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