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他不觉得自己在这种话题上有反驳嬴政的本事。
只是他感觉,秦国本可以不这么做。
……
各郡的冰雕节结束了。
靠前的一百多人/队伍得到了来咸阳参加总会的资格,加上内史地区本就有一百多人,他们一起得到了这次争夺咸阳一套房的资格。
为此,李缘只感觉有些荒唐。
去年最开始的冰雕节,只是他和扶苏觉得该丰富一下百姓的娱乐生活而有的,尤其是在没什么事干的冬天里。
可现在,那物质上的奖励才是人们对这的关注焦点,也是他们参加的动力。
这能怎么说?
“经济才是百姓生活的基础。”
走在冰雕节场地内视察的扶苏,脑海里不断想着父王给他说的这句话。
一切的娱乐、精神、文化上的丰富,都需要建立在经济过得去的前提下。
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娱乐方式再多也没卵用。
他现在在想,是否应该在全国推广一次‘种地大赛’?各县、各郡胜者可以获得一些粮食或者新作物种子等奖励?甚至允许以村为团队参与?
把大家的热情放到这种基础生产上,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他把这想法说了出来。
身旁,一起出来的颜花却愣住了。
有一次她缠着义父讲故事,义父给他说了一个村民共同劳作、吃大锅饭、越穷越光荣、优胜者可获得表扬的故事;那个故事许多地方她都听不懂,但其中的一些方面,和扶苏刚才说的这个想法,好像有点相同?
“你怎么了?”
扶苏关心的问道。
颜花摇了摇头,犹豫着说:“你可以去问下我爹,他应该能给你一个建议。”
“什么事都问父王和师父不好,我不能太过依赖他人,我得自己试着去摸索下。”
看着他那坚定的模样,颜花忍了忍,最终还是开口道。
“那你想好怎么摸索了吗?”
“没,只是一个想法,但如果只是查查情况,这没什么难的。”
“你知道各地收成吗?你知道新作物和旧作物的产量以及发展趋势吗?你知道粮食市场和各地产出的关系吗?你知道百姓最想种植什么吗?你知道那些经济作物和口粮作物分别需要多少人力吗?你知道……”
听着颜花这一连串的问题,扶苏有些懵逼。
不是,这些不应该都是去廷会和农部找资料就能知道的吗?
“除了具体的收成数据外,这种内心想法上的事,你觉得有多少百姓会对官吏说实话?”颜花再次问道。
扶苏思考了一会,苦笑着摇了摇头:“很少吧。”
“那你看资料能看出什么?”
扶苏有些自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默默的朝着前方走去。
前面,一个来自科学院的团队正顶着风雪加固着防风措施,似乎很怕里面的冰雕被风吹走些什么。
扶苏和颜花都穿着大袄子、戴着厚帽子和手套,这才不在乎风雪。
“你怎么好像比我还了解?”
扶苏看了好几个参赛者,还是对着颜花问道。
“我爹闭关了,我自己看书看的。”颜花说:“我爹告诉过我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亲身体验是获得真实信息的最好方式。”
扶苏有些羞愧。
秦王室的教育很全面,全面到哪怕是秦王和太子,每年也都会去王田里除除草、种种地,哪怕只是稍微干那么一刻钟,目的是不让君王成为一个压根不懂农事的废物。
但哪怕如此,扶苏也只是知道如何挥舞锄头、如何分辨庄稼和杂草。
至于别的……
拜托,他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