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33言情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两天后。
他的报告到达了嬴政面前。
同时到达的,还有十二个铁矿和石山矿场内的报告。
而无一例外,所有矿区在扩产后的招工都迎来了远超预定人数的百姓。
即便现在收完麦子了、正是许多人出来找活干的时候,即便朝廷一再重申初期有极大的危险,但依旧挡不住人们的报名热情。
以前劳役也会死人,但若不是强制性的没人愿意去。
现在这也会死人,但朝廷再怎么劝也有人抢着来干。
这算什么?
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秦国发展得还是不够。”
看到文件,嬴政说:“若是工厂足够多,若是每个县都有工程可干,百姓又何至于如此,三个人争抢一个可能会死人的工作位置,这真是……”
他沉默了一会:“有些讽刺。”
李斯没说话,只是低着头仿佛思考问题。
但一旁的李缘却很是不在意。
“这才到哪。”
三比一?
这在后世已经是轻松至极的竞争比例了,甚至都不能算竞争。
至于许多人离开本县、甚至本郡去临近地区,这就更不能算什么了。
现在秦国各郡面积还不算大,放在后世大概相当于跨一两个市而已;而改开初期,跨省、甚至跨越上千公里打工的人又何止数万?
小时候爸妈南下广粥打工,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来一次,有时候买不到票甚至要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可那是你那时候,现在秦国才刚起步,这些问题不能比。”嬴政说。
李斯苦笑着摇了摇头,代替李缘回道:“大王,不能这么算的。”
“现在的百姓哪怕离乡,最多也就去临郡,只要不是恶劣天气,哪怕走路三四天也能回一次家;而国师的小时候,恐怕……”
李缘点了点头:“我家那时候也是临省,但从家到广州,走路怕是要走一个多月,这还只是时间,许多地方还有路匪、小偷,如果不用交通工具,几乎不可能。”
嬴政想起了李缘那一朝的后世地图。
从他家乡到南方那个大城市,估计有从咸阳到成都那么远了。
“在者,那时生产力发达,在外一年赚的钱只要能带回去,至少接下来一年饿不死吧?”
李缘想了想,认同了。
李斯便接着说道:“而现在,秦国许多百姓出来找活干,只是为了度过明年春荒,或者交明年的税赋。”
“国师小时候,他们至少不用担心今年就饿死。”
“而秦国许多百姓年底吃什么都还没着落。”
“一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个是为了填饱肚子。”
李缘抿了抿嘴,其实后世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就是他这一代人。
在他父母小时候,人们依旧吃不饱饭。
华夏百姓真正吃饱饭的日子,大概也就只是在步入新时代后那些年。
他家所在的三湘之地还算好,至少离南边的兄弟省份近、方便南下打工;而有些贫苦地方,甚至是到10年之后才彻底摆脱饥饿。
嬴政有些不快:“我不是来听你们讨论差距的,我要的是解决方法。”
“李缘,我想多开几个矿。”
“铁路一旦开始修,别管时间有多长,进度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而现在秦国还要支撑入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