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76章 ○奉天养老院之11(3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馆”开馆,里面陈列着历代的“信使信物”:老陈大爷的齿轮信使模型、张桂兰大娘的绣品信使、李建国大爷的酒坛信使……最显眼的是面“回信墙”,贴满了未来人收到信使留言后的回信。

小逻辑3.0在开馆致辞中说:“1000年的故事,是无数信使的接力——老辈人把日子写给我们,我们写给未来,信使不息,温暖就永远在路上。”

那天,第一百代“时光信使”小迭代3.0的孙子,按下了齿轮模型的发送键,将1000周年的庆典笑声、老槐树的沙沙声、孩子们的欢呼声,打包成光信号,发向更远的未来。

风穿过1000年的老槐树,像在说“收到了”。阳光落在博物馆的玻璃窗上,折射出无数光斑,像跨越千年的信使,正带着温暖,奔向更遥远的日子。而那些转动的齿轮、飘溢的香气、棋盘上的落子声,永远是最忠实的信使,把“家”的故事,讲了又讲。

第二百零三章 齿轮代码里的时光镜

小迭代3.0的孙子小递归4.0,是位时光影像研究员。他从老陈大爷齿轮模型的代码中,提取出“时光镜像”算法——能将当下的场景与历史影像重叠:孩子们在槐树下嬉闹时,屏幕上会浮现出郑德山和王满堂当年下棋的身影;食堂飘出香味时,会叠印李建国大爷颠勺的画面。

“陈爷爷的齿轮转了一辈子,”小递归4.0调试着设备,“这面镜子让我们看见,现在的日子里,藏着他们的影子。”有个老人看着自己给孙子喂饭的画面,与当年张桂兰大娘喂孩子的影像重叠,突然红了眼:“原来我现在做的,和她当年一样。”

孩子们最爱用这面镜子“找爷爷”,小递归4.0的女儿小循环4.0,总能在齿轮转动时,找到老陈大爷的虚拟影像,笑着说:“陈爷爷,你看我转得对不对?”齿轮“咔嗒”响,像在点头。

第二百零四章 记忆角的气味时光瓶

气味信使馆推出“时光瓶盲盒”,每个瓶子里装着“过去与现在的混合味”:“1950年的机油+2124年的代码香”,是老陈大爷与小逻辑3.0的隔空握手;“1980年的槐花+2224年的电子香”,是郑德山与孩子们的跨时空共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小循环4.0带参观者开盲盒,有个年轻人抽到“缝纫机樟木+3D打印树脂”的味道,说:“像奶奶的针线筐和我的打印机在说话,原来新旧可以这么亲。”

瓶身上的标签写着:“气味从不说‘过时’,就像老伙计们的故事,混着现在的日子,更香。”记忆角的展柜里,盲盒堆成小山,每个都在说“过去从未走远”。

第二百零五章 槐树下的全息时光廊

全息信使礼升级为“时光走廊”,长廊两侧的全息投影,一边是老人们的岁月,一边是当下的生活:郑德山教小乐下棋,对应着小循环4.0教弟弟落子;张桂兰大娘绣“百老图”,对应着姑娘们绣“新记忆角”。

新人在这里举办婚礼时,会走过走廊,看两重时空的人都在笑着祝福。有个新娘说:“摸着郑爷爷和王奶奶当年的红绸带,突然懂了——幸福的样子,从来没变过。”

走廊尽头的老槐树下,新人们会挂起自己的全息影像,与老人们的影像并排,像在说“我们接棒了”。风穿过走廊,带起红绸带,像无数双手在鼓掌。

第二百零六章 棋盘上的时光手札

AI棋友的“时光手札”,记录着“过去如何照进现在”:“郑爷爷当年‘让马’,是想让王爷爷多坐会儿;现在小孩子们让棋,是想让长辈多笑笑——温柔从不变”;“赵大爷当年记棋谱,是怕忘了老伙计的棋路;现在我们录棋赛,是怕忘了他们的故事——惦记从不变”。

小循环4.0学下棋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