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伐木造船(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次日一早,滇王芈同邀请刘贤南下。刘贤欣然同意,于是大军继续南行。数日之后到达滇池,益州郡太守董和因刘璋早已投降刘贤,故而也不敢抵抗,亲自出城迎接。

刘贤见状,下马捉住董和的手臂,劝勉了一阵,随后把臂进城,对待董和极为亲厚。

入城安顿完毕,刘贤问董和道“你执掌南中,却不知南中各地形势如何?各城池是否都在官府的掌控之中?”

董和道“实不相瞒,南中汉民稀少,且多依附汉人豪族,形成了所谓八大家之称。这八大豪族和其他十几个大小家族,几乎就代表了南中地区全部的汉人力量。且这些汉人因为久在蛮方,入乡随俗之下,渐渐也在被蛮夷同化,豪族之中,穿蛮族服饰、说蛮族语言、吃蛮族食物并习以为常的人比比皆是。实在也不太说得清他到底是汉人还蛮民了。只能说与蛮民一样,都是地方势力。至于境内各城,如今公文往来倒还畅通。不过各城之中豪族和蛮族的力量也极大。就拿益州郡来说,北部的谷昌,昆泽、同劳、同濑、味县、牧靡等县城几乎都在孟家和昆明夷的掌控之中,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拿下城池。而南方的滇池、俞元、胜休、建伶、连然、毋棳、律高、贲古等县都在爨、李两家和滇民的掌控之中。西方的秦臧、挵栋两县以及更北的越儁郡境内的诸县,又都是雍家的地盘。官府对地方的掌控力极为微弱。”

刘贤闻言,点了点头,道“你认为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

董和道“原因是官府直接掌管的人口不多,南中百姓要么是蛮民,要么是汉人豪族僮仆,官府有事,无法直接征召百姓,只能通过豪族和蛮族洞主、酋长去治理地方,故而不得不看他们的脸色。”

刘贤点头道“不错,人口才是根本!我看滇池附近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我留一万户百姓在此屯田,使之成为军户,闲时为民,战时为兵,自给自足,能否掌控南中?”

董和讶道“若能有一万青壮在此屯田,再对南蛮各部进行分化拉拢,徐徐图之,掌控南中自非难事!只是刘将军要从何处迁来这一万户百姓?”

刘贤道“我自有主张!我这两三月来,长途行军,一向少有理会外事,不知成都附近战况如何了?”

董和道“南中消息闭塞,我这也只有一个月前的战报。说是鲁肃分吕蒙领兵驻守绵竹,抵挡刘备,自领兵分取了蜀郡各县之后,继而围困成都,却不想固守葭萌关的吴懿见刘璋虽还苟延残喘于成都,但却大势已去,因此斩杀刘璋亲信将领杨怀、高沛,领兵投降了刘备。如今刘备得了这七八千生力军,兵强马壮,大举进攻绵竹。鲁肃深感压力,故而匆匆与刘璋讲和,领兵复回绵竹抵御刘备去了。如今的蜀地,刘璋固守大城,刘备兵多将广,鲁肃兵精粮足,三方战事不断,怕是还要好一阵子局势才能明朗。”

刘贤点了点头,又问道“南中数郡,除益州郡外,其余各郡可易取?”

董和道“朱提郡本是犍为属国,如今在孟家掌控之中。越儁郡蛮族种落繁多,如今有蛮王高定,深得人心,雍家家主雍闿虽死,但雍家其余人能够善保家产,支持高定,故越儁郡也不易得。只有牂牁郡和永昌郡,明面上还在朝廷手里,可以传檄而定。”

刘贤闻言,即发出文书,派遣信使送给牂牁郡太守朱褒和永昌郡太守常员,又另写了封私信送往雍家,交给雍家的继任家主雍常,表示愿意表奏其为越儁太守,问其是否同意就任此职。

安排完了这些事,至夜,刘贤设宴为大军洗尘,请芈同、董和及附近蛮汉酋长赴宴。宾主相谈甚欢。

次日,刘贤分派吴兰、雷铜两部兵马并军中工匠前去盘江之畔伐木造船,又分派魏延、陈应、鲍隆看守辎重钱粮,黄权、程畿、王累、费观、张裔、费诗则率领仆从军和女奴营在滇池之畔寻地安置,趁着如今三四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