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东变局(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公孙恭闻言,迟疑了许久,这才道“辽东苦寒,兵力薄弱,又有高句丽作乱,实无法抽调大军进击幽州。子羽先生还请恕罪!”

是仪闻言,轻叹了一下,正要再劝,就见对面桌案上的柳远忽然对其摇了摇头,是仪见状,只得不再言语,转而与公孙恭谈起了些闲杂之事。

席散之后,是仪先领了公孙恭的军令接收了一万石粮草,命装船先一步送往利津赵累军中,随后趁夜来到柳远府中求见。

柳远颇为热切地招待了是仪,双方寒暄了一阵,就听是仪道“今日席间,柳将军为何阻我?”

柳远迟疑了一下,这才一边观察着是仪的表情,一边小心地道“现任公孙刺史病弱,无进取之心,辽东众将心中都颇有不满。高句丽连结獩陌,屡生边乱。其虽有两万兵卒,所持之陌弓也是难得的良弓,但其余军械简陋,兵阵不精,大军远征,一战可克。然公孙刺史却以道远天寒为由,迟迟不发兵往攻,天使请其出兵助战,他又以高句丽为由推拒。似此这般,天使以为,公孙刺史还能胜任其位吗?”

是仪闻言,看了看柳远,道“柳家主的意思是……,欲要取而代之?”

柳远急忙摆手道“非也,非也!我岂能有此逆反之心?只是公孙恭既然阴消为阉人,便不足为一方之主。而前辽东太守公孙康留有二子,长子公孙晃聪慧,敏于时事。次子公孙渊勇健,果敢晓锐。因此我认为,若是在二子之中,择一人继位,必可对有利于辽东局势。”

是仪沉吟道“听闻公孙康之子尽皆年幼,因此才由公孙恭继位,却不知二子究竟有多大年纪?”

柳远道“公孙晃十七岁,公孙渊十五。”

是仪道“果然是年纪尚小,皆未到及冠之年。爵位也还罢了,可以世袭,但如此年纪,却让天子如何好任命官职?除非……。”

柳远追问道“除非什么?”

是仪道“当年孙权继领江东之时,也才十七岁。除非二位公孙公子能如孙权一般,先正其位,立下功劳,然后上表请天子下诏确认……。哦,我也只是随口说说,柳家主且听听就好,不必在意。”

柳远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若二位公子能调五千骑兵与天子,不知天子可能授予二人官职?”

是仪惊讶地道“二位公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实力?”

柳远笑道“非也,二位公子手中并无兵权。不过如今却有数千无主的骑兵,若是子羽先生有意,二位公子可从中牵线搭桥,使之归附天子。只不知如此大功,陛下当如何奖赏?”

是仪沉吟道“若真能有五千骑兵,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凭此功劳,对二位公子特别卓拔任用自然是应该的。这样吧,此事若成,辽州刺史之位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我定当上表,请陛下册封二位公子为一郡太守或是将军,你看如何?”

柳远拊掌笑道“好!我这就请二位公子来与子羽先生相见!”

当下柳远去后堂请出三位少年,指着其中二人道“这位是长公子公孙晃,这位是二公子公孙渊。”说着又指着年纪更大一些的一人道“这是犬子柳毅,现在军中充任校尉。”

是仪点头道“都是少年英雄啊!”随后又对公孙晃、公孙渊道“陛下已经册封了公孙恭为辽州刺史,不过公孙恭为人暗弱,不听调遣,这让陛下甚为失望。二位公子若能立下奇功,则我必在陛下面前全力保举你们做辽东太守,继承你们父亲的官职。”

公孙晃、公孙渊大喜,当下点头道“我等愿为陛下效力。只是我们被人监视,行动不便,一切事宜还请柳家主与子羽先生接洽,我等无有不从。”

当下寒暄一阵,公孙晃、公孙渊推说天色已晚,再不回去恐惹人怀疑,二人联袂告辞离去了。待二人走后,就听柳远道“不知子羽先生以为二位公子如何?”

是仪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