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一百四十五节 海活第一(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为什么?榷场一一重开吗?”

杨凌刚叹气说“不仅因为榷场,东夏的船坞要卖高显,怕以后高显要称霸海上。高显人是海上的匪,不好好贸易,他们能贸易的东西少,而且粗陋不堪,就不会在沧郡下北货,无非拉到南方更远,皮革少的地方交换,比就近交换划算,所以呀,明年海运怕就不行了……我有些东夏那边的好友,不说我也不知道。”

一个箭上的少年问“哥。为啥我们东夏的船坞码头要卖给高显?”

李虎说“之前我们给高显一条商路,但那边还能依托我们自己,也能顺湟水抵达湟西,北平原丢了之后,海边的码头船坞就孤悬在外,只能卖给高显和靖康,与其给靖康,自然不如卖给高显。”

杨凌刚笑道“幸好家里开了石场,不然的话,明天生意一差,能差到什么地步不好说。我带着钱回来,原本是打算买地的。李虎你既然开了石场,不如都给你。”

李虎回绝说“我不缺钱,还是要买一些地吧,总感觉官府上的钱有问题,只有咱有很多地,能吃上粮食才好。”

杨凌刚点了点头。

李虎突然兴奋地说“我一直在读种地的书,咱不缺工匠,为何不改变耕作方式,置办牲口,打排犁,育种子,按东夏的办法来提高产量呢。”

他太兴奋了,搂不住,就说“我爹他说放牧和种地,才是国家的根本,没吃的,人都吃不饱,一切皆休。我就学过种地,选种,就是没怎么种过,我回来,就是想买十来亩地,亲自种种。”

海塞尔忍不住问他“你家在东夏没有地吗?”

李虎说“有。我不常去,都是我爹他在种,学堂有假,才下一回两回地,都在和弟弟妹妹们玩,邻居大的弟弟、妹妹呀,燕燕。”

杨燕燕嘴巴已经张开了,又连忙闭上,没去质疑他。

海赛尔却又质疑他,说“学堂春忙秋收是要去县旗、乡旗帮工的,全都要下田,请假都不许,你咋从不去?”她炫耀说“我每年学费都能挣到,还能买新鞋。”

李虎这才知道自己多嘴忘形。他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多嘴忘形,无非想影响杨凌刚的决定,想试试种地,他阿爸在自家的农场种过地,亲手栽育过紫色的米,拿出去给大臣吃,谁都没吃过,谁都没见过,他上学时也跟着混过育种,温室养过黄瓜,还开过种子铺,人不学不擅长,自然不想着,人真学过,现在也还在精研读种地的书,没个试验的地方怎么能不憋屈,所以提这个种地,就搂不住?

往往这些时候,是他真像一个十四岁少年的时候。

大家鄙夷他,就是因为突然觉得他是同龄人而已,谁也不会去追究为啥他不去帮农。

既然李虎说不缺钱,杨凌刚便同意买地。

他们在保郡的开小不小,还是要尽快上路回家。

都走了,后面刘昌派人赶了上来,用车拉送了几十匹锦缎,百匹棉布,以及几十盒大大小小的糕点。

这些远远不值李虎送他的裘衣,来人歉意地说“我们公子实在不知道回送小郎君些什么好,一听您上路了,干脆胡乱凑了一气,他让我把话带到,务必请小郎君不要觉得寒酸,务必收下……年后,他再登门看望长辈,也想让公子来家里,毕竟是结义的兄弟,要是不相互走动,那便不作数不是?”

李虎应了下来。

他知道刘昌年龄大,虽然纨绔,爱花钱,却是个人精。

刘昌没有别的东西送吗?

为何送车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还说寒酸,那是这样一来,自己就不能不收。

杨凌刚连忙回谢。

李虎倒是怕结拜作数,想起那个石敬孙,跟什么东西梗在心里,梗在胃里一样,到时候又得违心去见面。

回到白河,置办年货,赶集得多,有些年长的都认识杨凌刚,上来就说话,但是看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